拯救者——【病态的天使】
心理动力取向、萨提亚模式心理咨询师 韩莉
我在这里吐槽一下【拯救者】。这个词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在心理学上称为“病态的照料者”,或【病态的天使】。他们常常有下面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总是忙个不停●难以拒绝别人的要求●不能接受别人的帮助●觉得别人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责任●容易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却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身边有不少朋友向你提出很多要求却不能为你提供帮助●觉得社会交往、人际关系是很累的事情,从而加以躲避●相信这种说法“如果你想让某件事情做好,就得亲力亲为
他们能很敏锐的发现别人的需求,并不自觉的要去照料别人,同时忽略自己的需求。 内心体验一方面感到自己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又觉得空虚绝望,常有抑郁和疲惫的感觉;而被照料者在享受照顾时,内心也会感受到不被信任和被剥夺。在【拯救者】的关系互动模式中,爱与被爱的能量相互纠缠,付出与结果也是不如人意,他们发生了什么呢? 孩子都是需要父母给予关心爱护的,但大多【拯救者】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父母因为生活所迫和个体的有限,反而需要被孩子关照,这就有可能形成孩子过度的自恋。当孩子缺少他们用于自我发现所需要的帮助,只好采取另一种办法,就是在真实的或者想象的被遗弃的威胁下,对父母进行照顾。聪明而敏感的孩子能够学会调节别人的情绪,并且像变色龙一样适应不同的人和环境。这些孩子的内心体验源于对别人的需要进行反映。 过度自恋的另一面反映了孩子的情感缺少回馈。他们真实的自我,也就是他个人独特的部分,因为被忽视、欠发展而期待妥善的呵护 。这种担心被遗弃和羞辱的核心感受,被隐藏在他们能够照顾别人而产生的自我膨胀感之下。【拯救者】从表面上看可以是一个完美的孩子,他们学习成绩优秀,品行也好,但是他们在内心感到空虚、忧伤和迷茫。在他们身上,常常显露的是父母的需要、父母对童年的弥补。所以【拯救者】的自我,是他的家人堆砌起来的,并未容纳她自己的情感、需要和欲望。 这类孩子的依恋模式促使他们首先关注父母以及其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他们逐渐形成的自我觉知中,不但把别人的情感体验成自己的,而且强迫性的去照顾别人的情绪。照顾别人就代替了对自己的安抚和对内心情绪的整 理。对【拯救者】来说,只要用心去感受自己,就会感受到害怕、担心、无力、空虚、绝望、委屈、受伤、羞耻、愤怒、慌张等糟糕的体验。所以独处对他们来说是不容易的、不平静的,反而同别人呆在一起就可以有很多事情来做,把关注力放在别人身上以后,就能很好的避免去感受自己糟糕的内在体验。与面对自己——“独处”相比,不平等的、甚至是虐待性的关系也没那么可怕了。 【拯救者】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习到,痛苦的时候是不会有人来帮助他们的,他们依恋关系的核心,就是认为别人会让他们承担责任而不会关心他们。他们采用的心理防御机制,也总使他们压抑自己的情绪。当自我长时间被压抑和忽略,内心的很多深层需求都不能得到照应,也就意味着精力一直在消耗,而没有补给的亏空循环中。 所以【拯救者】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抑郁和疲惫的状态,他们也更难再满足别人的需要,也鲜有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
除了原生家庭的影响,遇到类似下面的情况时,不妨对自己好奇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的某些体验,是否与他们 “受苦” 时的某个特点产生了共鸣?如果有的话,就去回应一下内心的呐喊,告诉TA {我看到你了}!
●比如当你在路上看到受饥苦的孩子,你会心疼的拔不动腿......这大概是你在幼年有很多的遗憾;●比如当你看到孕妇,你会比一般人更关怀倍至,以至于连她都很困惑......这大概是你在怀孕时过得很辛苦 ;●比如当你听到别人在婚姻中受煎熬,你就忍不住去出主意,也不管别人是否需要......这大概是你在感情中受的伤还没平复。●......
自我关爱是心理成长永恒的话题。你可知道:当开始自我觉察,开始看自己时,才是在爱自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