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来访者篇
一个人是如何在关系中发展他的人际关系的?那些正面的或是负面的关系, 都和他过去曾经的生活经历有关系。
来访者会在咨询关系中重复他过去曾经的生活模式和体验。当我们做为个体一对一的咨询师,我们在和来访者工作时,他的家庭关系是怎样的,他的婚姻是怎样的,他呈现给我们看的永远不是来访者和咨询师一对一的关系,他的情感无处不在,是在他生活的所有关系中的。在咨询中,除了咨访关系外,同时也翻开了来访者其他的重要关系,这些重要关系在现实中大多都是功能不全的,在咨询中这些功能不全的重要关系会变得功能越来越完善。
一些心理功能出现困境的人,他们的症状其实是和家族中的三代至五代人的经历是非常相关的。家庭中的孩子们会无意识的认同家族的一些信念,比如“我不要变得像某某一样那么糟糕”“我要做一个好女孩/男子汉”。
在心理咨询中,常常会去整理他们的家族发展史,会帮助来访者去理解他们的父母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样子,他又是如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同时也能让他看到父母在那时或许已尽其所能的做到了最好,潜在的怨恨往往都能因连接到了爱而被和解。
一个人不管经历多大的创伤,他能活下来,一定有能让他自恋得到满足的部分,一定有某些特别的生存能力和闪光的好品质。虽然过去的创伤事件和遗憾不能改变,但今天对那些事件的体验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转化,即疗愈。
为了家庭的生存,一些孩子在成长中,会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至或自己选择了一种比较极端和分裂的方式去生活,比如只能看到自己、或是只能展现自己比较好的、被社会所期许的一面,这个情况被心理学称为假性自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戴着面具生活。
而他的另外一面,比如他的糟糕、不够好、脆弱、悲伤、恐惧等这些部分是不能呈现的,是被定义成不好的,这个情况被称为是分裂(被压抑到潜意识里)的部分。当在现实中触及这些不被允许的情感时,就会将这些投射出去,放到其他人的身上,他会否认自己身上这些“坏的”部分;如果外面没有很恰当的客体来承载他投放这些“坏的”部分,他的情感会呈现紊乱。比如变得非常易怒、长时间悲伤、莫名恐惧或大哭,这时就需要接受专业的干预和支持。
当一个人丧失了他多年维护的“自己是好的”这个形象,就需要一个哀悼的过程,还需要学会面对这样的丧失,要去处理内心的空洞感和恐惧,需要寻找“真实”的自我,要知道“我是谁”。比如当面临对家庭权利和责任的丧失时,他一方面哀伤,另一方面也会有解脱的轻松感。所以要一边哀悼现实中出现的变化,一边也要反思在成长时父母与姊妹的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
很多人在早年经历中,是不允许去哀悼丧失的,否则会自责内疚,或将面临巨大的生存恐惧。
防御都是建立在隔离情感的基础上的。如果长时间处于非常悲伤的情绪中,慢慢的隐藏在背后的愤怒或恐惧就会随之而来,压抑的能量越多,爆发时破坏的力量也不是能人为左右的。
比如一个人从小习得愤怒是不好的、羞耻的,成年后对他来讲,就很难定位让他愤怒的场境,很难理解是什么让他那么愤怒,也不知道导火索在哪里,愤怒的能量就这样一次次的在身体里积攒直到爆满。当他能够允许自己去体验愤怒时,才能坦然面对自我的情绪,也才会知道内心为什么会愤怒、是被什么激怒;情绪才有可能被安抚,内心的渴望和自我需要才有可能被看到。
心理成长总的来说,是后天慢慢习得并内化一个良性的关系模型,而不是惩罚与被惩罚的模式。要用一种更温和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再推及他人。比如喜、怒、悲、思、恐都是作为人正常的情感,要持续地容纳好的和不好的这两个部分,给它们留出一定的空间来承载,而不是留下我们喜欢的一面剔除不喜欢的一面,这样极端好和极端糟糕的强度都会降低,人的心理也能够更健康。